衢州航埠小學內的流動博物館。 邵思翊 攝衢州潯里村村民在文化禮堂表演學習的舞蹈。 邵思翊 攝
  中新網衢州6月11日電(記者 柴燕菲 見習記者 邵思翊))“仙下,仙霞,梅子黃籠桔紗,贏太陽,贏月亮,爛柯山弈天下……”在浙江衢州,這首市歌《最美是我家》是文化大篷車演出的高潮,臺下的百姓隨著音樂一同哼唱起來,現場氣氛高潮迭起,這樣的場景,每天都在衢州的村落上演,在這裡,山村的百姓與城裡人一樣,沐浴著公共文化的雨露,享受著文化帶來的幸福感。
  衢州,位於浙江西部,錢塘江上游,農村人口超過80%,屬於欠發達地市。然而當地各級黨委政府卻堅持“窮財政富民生、小城市大文化”的文化民生理念,以“流動文化加油站”為載體,打通公共文化服務的“最後一公里”,讓文化從城市“高地”流向農村“窪地”,實現了公共文化服務的均等化。
  流動文化館:“種”出文化產業
  在浙江衢州柯城區餘東村的畫室里,農民畫家鄭根良正在給十餘個村民教授繪畫技巧。作為餘東村一個地道的農民畫家,鄭根良幾十年畫筆、鋤頭不離手。
  如今,與鄭根良一樣,這個807人的村莊裡,有著500多個農民畫家協會成員。這批農民畫家被譽為東方田野里的畢加索,不僅組團出國辦畫展,他們的作品也實現了從美術作品向工藝作品的轉變,成為了當地的一項富民產業,年產值達325萬元。
  為何在餘東成長起一批“田野里的畢加索”?農民畫家們的啟蒙老師,正是衢州市文化館的老師們。
  “十多年來藝術館老師開展農民畫創作培訓跟進,還邀請美術家協會的專家、中國美術學院的教授不定期來給我們指導,幫助越來越多的村民加入到農民畫這個行列中。”鄭根良說,他的畫技也有了較大的提高,作品還受到了許多專業人士的好評。此前他的一幅畫還在義烏文博會上賣出了3000多元的價格。
  據不完全統計,近年來衢州市文化館共組織農民畫專題創作培訓共12期,參與培訓的農民達326人次,累計創作農民畫作品632幅。
  從美術作品到工藝作品,在實現產業化的道路上,也少不了文化館工作人員的身影。文化館幫助指導當地農民發揮特長,組建了126人的牆圍畫創作團隊,還傳承保護了扎燈、竹編等特色手工藝,逐步形成文化產業一條龍發展。
  2013年,餘東農民畫年文化產值達到325萬元,農民人均增收創收3100多元。另外,通過連續參加7屆義烏市中國文化產品交易博覽會,其產品遠銷臺灣、日本、中東、歐洲多個國家。
  流動文化館的足跡遍佈衢州各個村落,從文化廣場的廣場舞到大陳村的村歌,包括攝影、文學、舞蹈、聲樂、戲曲、排舞等免費培訓項目,扎根基層農村“種文化”。為村鎮發掘特色文化,培育文藝骨幹隊伍,打造“一鄉一節”品牌活動。
  流動圖書館:“活”起來的圖書資源
  “如果這次送的書不符合你的要求,填一下這張文獻需求調查表,下次就能看想要的書了。”衢州江山市圖書館的工作人員向大陳鄉早田阪村村民汪秋仙遞出表格,為她解釋為何找不到合適圖書的緣由。
  這是早田阪村每月一次的送書下鄉日,圖書館工作人員帶著1000餘冊圖書,在村裡搭起臨時借閱台,供村民們瀏覽、借閱。圖書館工作人員介紹,每次送書都送出包括教育教輔、農業科技、休閑娛樂等多種類的書籍,根據村民的喜好,他們會及時調整。
  除了每月一次的定期送書,村民們要看書,還可以到村裡的農家書屋去。每次流動圖書館下鄉時,肩上不僅擔著給村民送書的重任,還要給農家書屋更換書籍。
  “農家書屋裡面的書種類不夠多,每次圖書館來有輪換著,就能看到更多的書。”村民汪秋仙告訴記者。
  隨著科技的發展,流動圖書館也升級到了“掌上”。在臨時搭建的借閱台旁,豎著一塊印有二維碼的展板,這是衢州市圖書館新近推出的手機軟件,下載至智能手機里,就可以擁有2000本書的移動圖書館。“每季度我們還會不斷更新,保證全部都是免費的。”一工作人員表示。
  從鄉村到企業,從軍隊到敬老院,在衢州,這樣的圖書流通點已建起了100多個圖書流通點,每年圖書館還組織召開經驗交流會並對管理員進行培訓。從2005年起,衢州市圖書館每年開展基層流通服務100多點次,年均赴基層送書10萬冊。
  流動博物館:身邊的知識寶庫
  衢州柯城區航埠鎮中心小學,4年級學生陳寶琪給記者講解起了她和同學們製作的解析蓮花的手工作品。從蓮子長成一個花苞,從出淤泥的藕到聽雨聲的殘荷,她說的頭頭是道。
  這些知識是從哪兒學習的?陳寶琪告訴記者,這些內容都是源自於流動博物館的展板和老師帶領下查閱的資料。
  在航埠小學的走廊上,陳列著一系列關於當地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展板,這是博物館最新一期推出的主題。除了展板,博物館的講解員還當起了老師,利用課堂的形式,進行現場展示,一邊播放,一邊由講解員同步講解。
  是什麼觸動了博物館走出館舍之內的限制?記者瞭解到,博物館統計發現由於平時到衢州博物館參觀的觀眾主要集中於城區,以參觀的學生為例,郊區學生占學生總數還不到10%,而郊區學生中又多為近郊學生,遠郊、邊遠、貧困地區的學生其比例不到學生總數1%。
  為了讓每一個群眾都能享受到完全一樣的優質文化資源,流到最需要的地區里,流到最需要的人群中,自2005年博物館開展對外巡展以來,已送出展覽500次,受益觀眾達80萬餘人。
  流動文化“加油站”:創新公共文化服務載體
  文化部副部長楊志曾指出,當前中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基礎仍然薄弱,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水平仍然較低,效能不高的問題普遍存在,解決的重點和關鍵均是在基層和農村。
  秉承“窮財政富民生、小城市大文化”的衢州,使得占衢州全市80%人口的農民,與城裡人一樣,沐浴著公共文化的雨露。
  提供了各色文化服務的“文化加油站”,如何做到貼近群眾需求,提供他們所需要的服務?衢州流動文化加油站建立的網絡平臺,使得每個村群眾可通過平臺預約文化服務內容,並點評進行意見反饋。此外,平臺還實時滾動發佈全市的文化活動和賽事預報。
  均等化是公共文化服務的應有之義。
  目前,衢州當地已經建立了一系列流動文化服務的規範制度,建立了目標考核機制、信息發佈機制、標準化管理機制和評估監督機制,將流動文化服務工作的責任落實到人,確保在2020年前形成比較完善的流動文化服務標準體系,實現城鄉基層流動文化服務網點全覆蓋。
  “流動博物館”、“流動文化館”、“流動圖書館”等公共文化流動服務載體組成了遍佈鄉村的“文化加油站”。據統計,常年活躍在衢州基層的“文化加油站”每年受益群眾達300多萬人次,這一數字比衢州市人口還多出50餘萬。衢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長諸葛慧艷表示,目前該市已經基本建成了以市區為樞紐、聯結各縣、輻射鎮村的公共文化設施網絡,而流動文化服務體系仍是保障基層群眾基本文化權益、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建設城鄉公共文化均等化服務體系的必備途徑,有利於提升農村群眾思想道德素質,強化鄉風文明建設,推動基層文化資源向文化商品轉變。
  文化部部長蔡武對此高度肯定,他認為衢州作為浙江的欠發達地區,大膽探索以流動文化服務為突破口,實現了服務創新、制度創新,推動標準化、均等化目標的實現。
  “建設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既需要加強固定文化設施建設,也需要加強流動和數字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而流動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能夠在實現公共文化服務的基本性、公益性和便利性方面發揮獨特的重要作用。”文化部公共文化司司長張永新表示,衢州的做法是一種突破,也為在欠發達地區進一步推進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提供了有益借鑒。(完)  (原標題:浙江衢州創新公共文化服務載體 讓文化流向農村“窪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c90ycgam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